【天下网商】在厦门,读懂电商
福建浓缩于厦门,厦门浓缩于鼓浪屿。 文/天下网商 记者 何徐麒 你可以说鼓浪屿很小,但却在上世纪20年代到建国年间主导了厦门的城市建设,让厦门初具现代城市的体感;你可以说厦门很小,却主导了福建40%以上的出口贸易,并被人视为福建的“经济省会”,361度、安踏等等福建企业纷纷选择在这里建立总部基地。 身为岛屿,靠着海边,厦门却并不像海岛。依靠数不清的海堤和大桥,厦门和大陆紧紧相连。今天,从杭州到厦门的动车只需要7个小时就能到达。飞机过海的时候,甚至有一种错觉,觉得脚下是一条大江,江面滔滔,火车在其上奔腾不休。
这就是一个了解厦门后的人最初的印象。
我所乘坐的空客320在深夜缓缓地降落在了厦门高崎国际机场。尚未停稳,飞机上的旅客就兴奋地四处张望,那种劲头会让人误以为窗外站满了美女,或者是某些独特的风景。
高崎这个名字,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日本。事实上,高崎机场确实是1941年由侵华日军所建的军用机场发展而来,其名字一直保存到今天。而回溯到更遥远的时空,日本人更曾经影响过福建历史上两座城市的兴衰。
在明朝之前,福建最出名的城市乃至港口都和厦门无关,甚至厦门这个名字也是洪武二十年才得来,寓意“国家大厦之门”。另一座城市的名字是泉州,我试着整理了脑中对于泉州的印象:宋元期间曾经和亚历山大港并称为世界性贸易港,元朝马可•波罗游记中那座繁华的国家口岸,乃至其最后的辉煌——郑和下西洋的出发地。
郑和万万不会想到,在他之后,倭寇代替了明朝的大帆船肆虐于东海之上。而明政府不仅没有用自己强大的海军去击退乃至击溃倭寇,相反,施行了严厉的“海禁”,限制泉州只通琉球。从此,泉州在倭寇的淫威下一蹶不振。
两百年后,另一位姓郑的男人来到了厦门,在这里建立了对抗中央政府的前哨基地。我想,大家都知道他是谁,今天的厦门仍然到处可见他的痕迹。夜晚10点,机场巴士沿着某条大道进入市区,迎面而来的车前灯时常短暂地刺破窗外的黑暗,照亮路边的标识,提醒我巴士正奔驰在成功大道上。我闻到了这片土地上曾经有过的杀气。曾经在这里,郑成功和清军激烈交战,最终败守台湾。思明,厦门的旧称即来自于郑成功——反清复明,这句口号伴随金庸小说的流行为国人所熟知。
经历了明清两朝的封锁,在清末那份耻辱的《南京条约》上,厦门作为五个开放口岸之一,被外国人所占据,代替泉州进入了世界的视野。厦门和泉州的地位,悄然间发生了转换。民国初年,下南洋的福建侨民回归,也多选择在时为租界的鼓浪屿上买房建房,而没有眷顾曾经更为出名的泉州。
是外来者而不是本地人,主导了厦门的进程,这仿佛成为了本地的魔咒。这座城市,海纳百川,包容了来自福建、内陆、北方乃至国外的人民和文化,却独独缺少自身的历史沿革。名鞋库的许松茂说,厦门现在外地人居多,300万人口中,真正的本地人口只有30万到50万。
人口上如此,经济上也如此。
“厦门就是个卖东西的地方”,尚客茶品COO吴文材说,晋江的鞋服、安溪的茶叶、石狮的服装、南安的水暖、德化的陶瓷,乃至更远的福州、莆田所生产的产品,其很大部分外贸出口都发生在厦门。
有人戏称,最深刻说明厦门作为外贸出口基地的证据是,厦门最繁华热闹的地方都在交通枢纽附近,连逛街都要在方便运输的地方,绝对是做贸易的好地方。此话不假。一般而言,一个城市的火车站附近,因为人流车流的汇集,往往是脏乱差的集中地,很少有成熟的商圈会以火车站或者轮渡码头为中心建立。但是,厦门却是个特例。厦门火车站附近集中了家乐福、沃尔玛等大型商超,人流车流拥挤而井然有序,干净整洁。而厦门有名的中山路步行街则位于轮渡码头附近,集中了厦门的老字号和品牌,到得周末,人流的密集到了只见人头、不见全身的程度。
这些商圈中,集中了大部分的福建品牌。七匹狼、柒牌男装、安踏、361度、安溪铁观音……只要你数得上名字的,都能在这些街道上找到。有趣之处还在于,这里能找到很多台湾的产品,从水果到小吃,从服装到电子产品。“在厦门触摸台湾”,一家出售台湾小吃的小店,安安静静地躲在巷子的背后,但是其标牌却一点都不显得小气。
随着国家海西区规划的出台,厦门也即将迎来自开放后最大的机遇。广义上的海西区指的是台湾海峡西岸的浙江南部、福建、广东北部和江西东部地区,以福建为中心,从地图上看,恰恰是以厦门为中心的扇形地区。显然,这座城市,已经不安于成为福建的代表,而是希望成为链接大陆和台湾岛的中枢神经,利用台湾岛的产业转移机遇,一跃而成和深圳相似的东部经济重镇。
鼓浪听电商我是在厦门的“鼓浪听涛”电商论坛上遇见许松茂的。这位本地电子商务的代表——名鞋库的Boss,在打完电话后,稳稳地坐在椅子上,笑眯眯地,你说吧,我有问必答。
我顿时感到,我忽略了这座城市的真正特质就在于其开放性。由于历史曾经因为康熙年间的海禁而中断,厦门在近代史上真正是轻装上阵,也许这就是厦门和泉州最大的区别。泉州的过去太辉煌,导致现在的泉州不管怎么发展,似乎都被历史的阴影所笼罩。而厦门则没有这么多包袱,它只需要吸收其他城市的养分即可。从阿姆斯特丹到伦敦、从北京到上海、从福州到泉州,不同地方的来客在不同的时间共同构成了厦门的特质。
许松茂也不是厦门本地人,他来自于不远的漳州,其普通话里有着较浓的闽南腔,娓娓道来中有种平静的张力。这样的人是极好的谈话对象,因为年岁的关系,他们对本地的文化有着较深的认识,对于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事情有着深刻的记忆,而且愿意和远方来客去分享他们的感受。在过去的几十年中,他在厦门带着一帮弟兄打拼,把一家贸易公司打造成熟,2008年之前,他的公司每天都在接单,每天都在忙碌不休。
人群散去后的会场很安静,不远处,一群媒体记者已经起身离开,服务人员开始收拾厅中的桌子和椅子。我和许松茂换了两把椅子,继续在厅中的一角聊天。许松茂的思路很清晰,我跟他提到,厦门似乎聚集了全福建的贸易商,他说,要了解厦门的现象,先要了解闽南文化,厦门也集中体现了闽南文化的特性。 说这话的时候,许松茂略略直起了身子,眼睛认真地看着你,仿佛这是不容置疑的真理。他说,闽南文化有个最大的特点——拼的文化。由于福建特别是厦门历史上有很多河南的移民,因此,闽南文化首先有了移民文化的特点。所有的移民文化都有其爱拼博敢于拼博的一面,厦门也是如此。
斯波帝卡的老总吴诗辉对此有着更深刻的记忆。十几年前,他曾经从晋江挑着缝纫机到石狮去做服装生意。那是一个物资相对仍有些短缺的年代,当时的石狮市面上,充斥着从台湾走私而来的精品布料,另一方面,当时的老式缝纫机仍然比较贵,在石狮当地购买并不现实。福建各地的小贩们,就挑着缝纫机赶到石狮,一边生产一边销售,完成了最初的原始积累。
这些走出去的闽南人,最后往往选择在厦门开始他们接下去的贸易商之路,直到金融海啸到来,逼得他们需要再做一次选择。2008年,许松茂感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前兆,尽管每天都有订单,但订单的增长趋势却在放缓,而人民币的升值则让他每天陷于焦躁之中。
2008年,几乎所有外贸企业面前都有一个巨大的危机和一条明显的道路——走内贸的零售路线。许松茂考虑过转型做线下零售,但是线下零售会有很多问题:切入点在哪里?是进入shopping mall(购物中心)还是走自有专卖店?要代理品牌还是自己打造品牌?如果没有好的地方做店面,那还要转型吗?
“我自己到今天已经没有更多追求了,”许松茂这么解释他的焦躁,“可是跟我一起打拼到今天的兄弟,我得给他们找条出路啊。”他说做这些也是受了闽南文化的影响。闽南文化中存在一种庙宇文化,闽南人常常走到哪就拜到哪座庙宇,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自己感恩和爱帮助他人的品格。“这比较适合培养企业家”,在许松茂看来,企业家就应该要感谢陪自己拼博的弟兄,要给大家找出路。
在找人进入零售业的过程中,经朋友介绍,许松茂认识了后来的名鞋库CMO韩步勇。韩说,不如试试电子商务。经过6个月的研究,许松茂等认为,让顾客买到更便宜的东西才是他们应该做的事情,因此确定了不做自己的品牌,而是帮助大品牌处理库存。这一模式近似于美国的折扣商品零售商ROSS,这一方式的好处是不需要自己付出打造品牌的精力,就能让顾客买到高性价比的商品。
2008年也是厦门电商的分水岭,从这一年开始,众多的厦门传统贸易商和许松茂一起进入了电商领域,七匹狼、尚客茶品和斯波帝卡都是其中的佼佼者。“闽南人走出去爱抱团”,许松茂最后还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多电商企业会同时出现在厦门。
电商的品牌基因在走访中,我不止一次听到厦门本地的一个传说:文成公主进藏的时候,经常问别人“扎西德勒”,在闽南话中就是“这是哪里”的意思,但是藏人以为这是文成公主在问他们好,于是慢慢流传下来就成了一句见面问候的吉祥话。“闽南语说不定才是正宗的唐时官话”,说这话的时候,许松茂有些自得地眨了眨眼睛,我曾经去过西宁青海湖边的文成公主掷镜处。传说在这个山口,文成公主进藏的时候把两面镜子分别扔在山头的两边,说这边是大唐的土地,而另一边则是吐蕃的藩属。在厦门你也会有相似的感觉。你很少听到厦门人跟外地人讲闽南话,哪怕问路,也会听到标准普通话的回答,让外来者不由自主对厦门有一种亲近感,开放的厦门似乎变得更加亲近。
但正如文成公主的掷镜之举,不仅没有区隔了大唐和吐蕃,反而让两家更为紧密。语言使用上的差异,让厦门忽略了更多的地区距离,包容和突出了更多福建的经济特点。比如,“福建的企业家从小都有一个品牌的梦想”,这句话是斯波帝卡的老总吴诗辉说的,说这话的时候,他微微眯上了眼睛,似乎在回忆小时候的事情,“有了自己的品牌,就有了成功感。”
年岁更大经历更多的许松茂认为,厦门电商对于品牌的专注是和福建的整体环境分不开的。“福建的品牌很多,而且做得都很成功”,许松茂说,长年的接触和交流,让福建企业家整体上都更愿意去打造品牌获得成功,品牌就是他们获取认同的标杆。
这点表现在厦门的电商身上,就是对于品牌的专注,不管是企业品牌还是产品品牌,厦门电商对于品牌的维护都有自己独特的一套。名鞋库是做好了预售服务,许松茂说,名鞋库的模式是帮助客户挑鞋子,而不是让客户自己挑鞋子;斯波帝卡吴诗辉则希望通过开设线下实体店提高产品品牌的立体感;尚客茶品吴文材则从VI到包装到产品序列,都打上了他深深的品牌烙印。
当然,能够做到这一点,也离不开厦门本身对于人才的集聚效应。
电商发达的地方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,适合工作,更适合生活。“做电商,离不开设计人才和推广人才。”吴诗辉说,他在做斯波帝卡的过程中,觉得最缺的就是这两类人才。“(这些企业)把总部放厦门就一个原因,”吴文材也说,“福建范围内,外来人才愿意来的地方也就只有厦门了。”
鹭岛,这是本地人对于厦门的称呼。由于厦门本地并没有什么重工业,鞋子服装的生产基地也基本分布于周边的晋江、石狮、泉州等地,厦门则有着极好的生活环境。至今,岛上仍然能见到为数众多的白鹭鸟,厦门人在湖中间特地为白鹭鸟留下了一块湖心飞地,供其栖息。“白鹭鸟都愿意待的地方,人来了也更愿意待吧”,吴文材笑言。
靠近生产基地则让厦门的电商有了更充足的底气从事自建品牌。由于厦门的电商大部分都经历过长年累月的传统外贸生涯,对于供应链管理、产品的标准化运作都有着充足的经验。斯波帝卡对于产品品质的底气,就来自于曾经给纪梵希等国际大牌代工的经历。吴诗辉说,厦门的商业是福建省最发达的,在这里不缺商业营销人才,也不缺生产厂家,而身为小岛,本土市场太小的现实,则逼使厦门的企业必须建立品牌走向全国。
电子商务给厦门传统贸易商提供了走内贸零售行业的便捷途径。吴诗辉曾经尝试在线下开店,但是最终转向了全面走线上道路。“淘宝商城第一件卖出的衣服就是斯波帝卡的。”在吴诗辉看来,斯波帝卡未来要成为快时尚商务服装的代表。
DCM合作人林欣禾认为,中国传统渠道的品牌数量严重不足,类似斯波帝卡这样的快时尚品牌完全有可能借助网络建立线上品牌,从而获取更高的利润率。另一方面,中国的消费年增长接近20%,增长潜力巨大,完全有潜力支持更多的品牌发展。投资了斯波帝卡A轮的联想创投总经理刘二海也持相同的观点。在他看来,厦门的电商企业趟出了一条新路,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示范的作用。
来源:《天下网商》